饭后帮妈妈洗碗的小刘,看到厨房见底的洗洁精瓶子,兑了点水将餐具清理洗涤干净了。
结果到货后却被妈妈说落了一通:我最近看网上说洗洁精会致癌,之后咱家里还是不用洗洁精了,就用热水洗碗吧。
小刘哭笑不得:妈啊,网上有些信息不能信,洗洁精咱用了这么多年也没见有什么样的问题,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就致癌了呢?再说了,没有洗洁精碗筷得多脏啊。
人们担心洗洁精有毒主要与其中的表面活性剂有关,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一般是脂肪醇醚硫酸钠、烷基苯磺酸钠等物质,是洗洁精中除水分外含量最高的一种,正是由于有这种物质才能洗干净碗。
有人担心摄入洗洁精中残留的活性剂会中毒,但有研究发现达到中毒的效果,需要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至少喝掉一大桶不稀释的洗洁精才可能,平时基本没有可能达到,实在担心的话多冲洗几次餐具即可。
网上有不少报道称:有些洗洁精中甲醛超过标准,使用后会增加致癌风险。那洗洁精中为何会出现甲醛?
清华大学化学博士孙亚飞表示:传统的洗洁精中除了表面活性剂,还有水分、香精等物质,但很容易滋生细菌,由于甲醛能防腐杀菌,因此不少低端洗洁精就会在其中添加甲醛。
针对洗涤剂国家出台了国家标准GB 19430.1,不过在1994年时被称为《食品工具、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》,其中并没有涉及甲醛的一些规定。
直到2015年标准大幅度调整,才增加了甲醛、甲醇等的标准规定。标准中将洗涤剂分为A类和B类两种,A类中甲醛和甲醇的含量不超过0.05%,可以直接清洗食品,B类甲醛和甲醇含量不超过0.1%,用来清洗餐具。
事实上,只要购买正规品牌生产的洗洁精,那出现甲醛超过标准的可能性很低,无需过于担心!
浙江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江皓主任医师提醒:日常生活中真正要避开使用的是这几种洗洁精,经常使用不利于身体健康!
有些人喜欢买香味浓的洗洁精,觉得洗完餐具味道好,但香味太浓的洗洁精中可能会出现劣质香精,经常闻这种味道可能会刺激呼吸道,诱发呼吸困难、恶心等症状。
很多散装洗洁精都是三无产品,有几率存在细菌、PH值超标的现象,经常使用可能会引起餐具越来越脏。
正常的洗洁精应该是透明不分层的,如果洗洁精分层浑浊,多是变质的表现,最好及时扔掉。
餐具洗不好可能会导致病从口入,如果餐具不彻底清洗、消杀,那就可能会滋生细菌、病毒,并大量繁殖,进入人体后就可能危害人体健康。
如果有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残留,就可能引发腹泻等症状,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,就可能引发腹胀、上腹部不适等症状,甚至发展为胃癌。
洗碗看似是一种简单的家务,但其实洗碗也讲究方法,这几个洗碗习惯可要不得!
不少人习惯饭后将碗碟堆在一起洗,但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洗涮工作量增加,甚至有可能引发交叉感染。建议饭后要将有油和没油的餐具分开放,记得清洗碗底,油多的可以先用厨房纸擦擦再清洗。
据《中国家庭厨房卫生调查白皮书》显示:抹布中会有白色念珠菌、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存在,洗碗布不干净会导致餐具再次污染。建议抹布要专布专用,每次用完放在通风处晾干。
餐具洗完后最好放到消毒柜中消毒,或者煮一大锅水将碗筷煮几分钟,并且要定期更换餐具。
不少人喜欢将洗洁精直接倒在餐具上用,这样会导致洗洁精用量超标,时间长了可能会堆积有毒化学物质,导致免疫力下降,最好稀释后再用。
2016年开始实施的《GB 14930.1-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》将洗洁精分为A类和B类两种。A类可直接用来清洗食品,B类则用来清洗餐具和容器等。
国标规定要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上标明产品的类别,A类产品可标志为可非间接接触食品!
西安开米研发中心主任高欢泉提醒:餐具洗洁精不宜清洗果蔬,虽然果蔬清洗剂和餐具洗洁精清洁原理相同,但果蔬清洗剂强调去除残留农药,而餐具清洁精主要用来去除油污,建议还是不要将两者混用。
平常要学会安全使用洗洁精,清洗时最好佩戴手套再清洗,另外不好去除的油污可以用热水冲洗下后再用洗洁精,洗洁精浸泡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导致洗洁精遗留,进入人体。
网传洗洁精有毒会致癌,人们更是将矛头指向表面活性剂和甲醛,但其实一般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正常使用是安全的。
尽量别选散装洗洁精、太香的洗洁精及已经浑浊分层的洗洁精,还要养成正确的洗碗习惯。
初代“蛇精脸”网红刘梓晨称撞脸赵露思遭粉丝辱骂,发文怒怼:我做错了什么?
下一篇:2025年脱脂剂行业前景
电话:0571-87830926 87830927
邮箱:sales2@zanyu.com
电话:0571-87814530 87805973
邮箱:trade@zanyu.com